| 1 总则 |
| 2 术语 |
| 3 基本规定 |
╁4 施工准备| 4.1 一般规定 | | 4.2 技术原则 | | 4.3 材料选用 |
|
╁5 土方工程| 5.1 一般规定 | | 5.2 排水 | | 5.3 土方开挖 | | 5.4 填方 | | 5.5 冬期、雨期施工 | | 5.6 工程验收 |
|
╁6 爆破工程| 6.1 一般规定 | | 6.2 起爆方法 | | 6.3 炮孔爆破 | | 6.4 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 | | 6.5 硐室爆破 | | 6.6 其他爆破 |
|
╁7 采准剥离工程| 7.1 一般规定 | | 7.2 施工 | | 7.3 辅助工作 | | 7.4 装载及运输 | | 7.5 排水 | | 7.6 矿石回收及利用 | | 7.7 边坡开挖 | | 7.8 溜槽开挖 | | 7.9 工程验收 |
|
╁8 场地平整| 8.1 一般规定 | | 8.2 边坡加固 | | 8.3 工程验收 |
|
╁9 道路工程| 9.1 一般规定 | | 9.2 施工准备 | | 9.3 挖方路基 | | 9.4 填方路基 | | 9.5 手摆片石(或块石)基层 | | 9.6 级配碎石(或砾石)基层 | | 9.7 泥结碎石路面 | | 9.8 涵洞、挡土墙和护坡的基底处理 | | 9.9 砌体 | | 9.10 圆管涵 | | 9.11 盖板涵 | | 9.12 拱涵 | | 9.13 工程验收 |
|
╁10 基坑、基槽、管沟| 10.1 一般规定 | | 10.2 土方开挖 | | 10.3 石方开挖 | | 10.4 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 | | 10.5 回填与压实 | | 10.6 冬期、雨期施工 | | 10.7 工程验收 |
|
╁11 废石场工程| 11.1 一般规定 | | 11.2 基础处理 | | 11.3 排水系统 | | 11.4 拦挡坝 | | 11.5 排碴与碾压 | | 11.6 工程验收 |
|
╁12 竖井施工| 12.1 一般规定 | | 12.2 表土施工 | | 12.3 基岩掘进 | | 12.4 永久支护 | | 12.5 断层破碎带施工 | | 12.6 沉井施工 | | 12.7 预注浆法施工 | | 12.8 井筒延深保护设施 | | 12.9 自上向下延深井筒 | | 12.10 自下向上延深井筒 | | 12.11 工程验收 |
|
╁13 巷道施工| 13.1 一般规定 | | 13.2 斜井和平硐的表土施工 | | 13.3 巷道掘进 | | 13.4 巷道支护 | | 13.5 探水与放水 | | 13.6 轨道铺设 | | 13.7 软弱地层超前支护及加固 | | 13.8 初期支护 | | 13.9 工程验收 |
|
╁14 天井、溜井和硐室施工| 14.1 一般规定 | | 14.2 天井、溜井施工 | | 14.3 硐室施工 | | 14.4 工程验收 |
|
╁15 竖井井筒装备| 15.1 一般规定 | | 15.2 罐道梁的安装 | | 15.3 罐道安装 | | 15.4 梯子间和管线安装 | | 15.5 工程验收 |
|
╁16 井架和井塔施工| 16.1 一般规定 | | 16.2 金属井架的组装和竖立 | | 16.3 钢筋混凝土井架和井塔 | | 16.4 附属工程 | | 16.5 工程验收 |
|
╁17 辅助工作| 17.1 凿井井架及悬吊设施 | | 17.2 竖井的临时提升设备 | | 17.3 倾斜及水平巷道的提升运输 | | 17.4 通风 | | 17.5 排水 | | 17.6 压气 | | 17.7 信号与通信 | | 17.8 供电 |
|
╁18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| 18.1 一般规定 | | 18.2 用电安全 | | 18.3 防雷击 | | 18.4 道路安全与设备安全防护 | | 18.5 通风与照明 | | 18.6 采暖与降温 | | 18.7 降噪与减振 |
|
╁19 环境保护| 19.1 粉尘污染防治 | | 19.2 噪声污染防治 | | 19.3 废水污染防治 | | 19.4 固体废弃物堆存 |
|
| 附录A 土壤及岩石分类表 |
| 附录B 土方可松性系数、换算系数、压缩率 |
| 附录C 井壁混凝土强度超声检测法 |
| 附录D 喷射混凝土试块的制作方法 |
| 附录E 混凝土、喷射混凝土强度和锚杆抗拔力的检查与验收 |
| 附录F 围岩分类 |
| 本规范用词说明 |
| 引用标准名录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