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1 总 则 |
| 2 术 语 |
| 3 基本规定 |
╁4 室内外空气设计计算参数| 4.1 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| | 4.2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|
|
╁5 供 暖| 5.1 一般规定 | | 5.2 热负荷 | | 5.3 散热器供暖 | | 5.4 辐射供暖 | | 5.5 热风供暖 | | 5.6 热空气幕 | | 5.7 供暖管道设计 |
|
╁6 通 风| 6.1 一般规定 | | 6.2 自然通风 | | 6.3 机械通风 | | 6.4 局部通风 | | 6.5 全面通风和组合通风 | | 6.6 再循环通风 | | 6.7 设备选型布置和风管道设计 |
|
╁7 空气调节| 7.1 一般规定 | | 7.2 空气调节负荷计算 | | 7.3 空气调节系统 | | 7.4 气流组织 | | 7.5 空气处理 | | 7.6 空气处理机房 |
|
╁8 空气调节冷热源| 8.1 一般规定 | | 8.2 空气调节水系统 | | 8.3 区域供冷及供热 | | 8.4 制冷机房、锅炉房及热力站 |
|
╁9 检测与监控| 9.1 一般规定 | | 9.2 室内焊接烟尘及其他有害物的检测与监控 | | 9.3 传感器和执行器 | | 9.4 供暖与通风系统的检测与监控 | | 9.5 空气调节系统的检测与监控 | | 9.6 空气调节冷热源及水系统的检测与监控 | | 9.7 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|
|
| ╁10 消声隔振与绝热防腐 |
| 附录A 焊接作业厂房常见化学有害因素容许浓度 |
| ╁附录B 通风量的计算 |
| 本规范用词说明 |
| 引用标准名录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