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1 总 则 |
| 2 基本术语 |
╁3 设计原则| 3.1 设计方法 | | 3.2 安全度控制 | | 3.3 设计状况 | | 3.4 荷 载 | | 3.5 计算理论与方法 |
|
╁4 岩土的工程分类及特性指标| 4.1 一般术语 | | 4.2 土的物理性质 | | 4.3 岩土分类 | | 4.4 土中水及其渗流 | | 4.5 土中应力 | | 4.6 土的压缩、变形与固结 | | 4.7 土的抗剪强度 |
|
╁5 工程勘察| 5.1 地形和地貌 | | 5.2 地质构造 | | 5.3 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 | | 5.4 勘察阶段和分析评价 | | 5.5 勘察方法 | | 5.6 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 | | 5.7 水文地质 |
|
╁6 天然地基| 6.1 一般术语 | | 6.2 地基承载力 | | 6.3 地基变形 | | 6.4 特殊土地基 |
|
╁7 地基处理| 7.1 一般术语 | | 7.2 置 换 | | 7.3 排水固结 | | 7.4 振密、挤密 | | 7.5 掺入固化物 | | 7.6 加 筋 | | 7.7 复合地基 | | 7.8 其他地基处理方法 |
|
╁8 浅基础| 8.1 一般术语 | | 8.2 刚性基础 | | 8.3 筏形和箱形基础 | | 8.4 基础的耐久性 |
|
╁9 桩基础| 9.1 一般术语 | | 9.2 桩的分类 | | 9.3 桩基设计 |
|
| 10 沉井与沉箱基础 |
╁11 动力机器基础| 11.1 一般术语 | | 11.2 基础类型 | | 11.3 隔 振 |
|
╁12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| 12.1 一般术语 | | 12.2 基础托换 | | 12.3 纠 倾 | | 12.4 建筑物移位 |
|
╁13 地震与抗震| 13.1 一般术语 | | 13.2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| | 13.3 地基基础抗震设计 |
|
╁14 基坑与建筑边坡工程| 14.1 一般术语 | | 14.2 支护结构 | | 14.3 支护设计 | | 14.4 地下水控制 |
|
| 15 施 工 |
╁16 检测与监测| 16.1 一般术语 | | 16.2 检 测 | | 16.3 监 测 |
|
| 附录A 中文索引 |
| 附录B 英文索引 |
| 本标准用词说明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