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1 总 则 |
| 2 术 语 |
╁3 供电与配电| 3.1 负荷分级与供电电源 | | 3.2 高压供配电系统 | | 3.3 无功补偿 | | 3.4 电能质量要求 | | 3.5 变电所与配电所 | | 3.6 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 | | 3.7 电测量仪表装置 | | 3.8 防火与蓄油设施 | | 3.9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|
|
╁4 余热电站| 4.1 一般规定 | | 4.2 电气部分 | | 4.3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|
|
╁5 厂区线路| 5.1 一般规定 | | 5.2 电缆线路 | | 5.3 架空线路 |
|
╁6 电解整流所| 6.1 一般规定 | | 6.2 供电电源与接线系统 | | 6.3 整流机组的选择及谐波治理 | | 6.4 控制、保护与测量 | | 6.5 母线、设备配置及接地 | | 6.6 交流所用电系统 | | 6.7 直流所用电系统 | | 6.8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|
|
╁7 车间电力设计基本规定| 7.1 配电系统 | | 7.2 配电设备 | | 7.3 控制与保护 | | 7.4 配电线路 | | 7.5 电测量仪表 | | 7.6 电气照明 | | 7.7 建(构)筑物防雷 | | 7.8 配电室与控制室 |
|
╁8 重有色金属冶炼厂车间电力设计| 8.1 一般规定 | | 8.2 原料车间 | | 8.3 焙烧与烧结车间 | | 8.4 熔炼车间 | | 8.5 浸出过滤与净液车间 | | 8.6 电解车间 | | 8.7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|
|
╁9 氧化铝厂车间电力设计| 9.1 一般规定 | | 9.2 原料车间 | | 9.3 烧结与焙烧车间 | | 9.4 高压溶出与熟料溶出车间 | | 9.5 分解过滤与蒸发车间 |
|
| ╁10 铝电解车间电力设计 |
╁11 镁钛与工业硅厂车间电力设计| 11.1 一般规定 | | 11.2 氯化竖式炉、钛熔矿炉与纯硅炉 |
|
╁12 炭素厂车间电力设计| 12.1 一般规定 | | 12.2 电煅烧炉 | | 12.3 石墨化炉 |
|
| 13 氟化盐厂车间电力设计 |
| 14 稀有金属冶炼厂车间电力设计 |
| 15 硬质合金厂车间电力设计 |
| 16 半导体材料厂车间电力设计 |
╁17 公用设施电力设计| 17.1 空气压缩机站 | | 17.2 水泵站 | | 17.3 发生炉煤气站 | | 17.4 氢气站 | | 17.5 氧气站 | | 17.6 实验室和化验室 | | 17.7 充电站 | | 17.8 静电滤清器电源装置 | | 17.9 大中型风机 |
|
| 附录A 有色金属冶炼厂一级负荷用电设备表 |
| 附录B 有色金属冶炼厂三级负荷用电设备表 |
| 附录C 整流机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|
| 附录D 整流机组短路阻抗计算 |
| 附录E 三氯氢硅合成炉工频感应线圈计算 |
| 附录F 有色金属冶炼厂环境特征 |
| 附录G 有色金属冶炼厂一般照明照度标准 |
| 本规范用词说明 |
| 引用标准名录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