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1 总 则 |
| ╁2 术语和符号 |
| ╁3 荷载分类和荷载组合 |
| 4 永久荷载 |
╁5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| 5.1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 | | 5.2 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 | | 5.3 屋面活荷载 | | 5.4 屋面积灰荷载 | | 5.5 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荷载 | | 5.6 动力系数 |
|
╁6 吊车荷载| 6.1 吊车竖向和水平荷载 | | 6.2 多台吊车的组合 | | 6.3 吊车荷载的动力系数 | | 6.4 吊车荷载的组合值、频遇值及准永久值 |
|
╁7 雪荷载| 7.1 雪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雪压 | | 7.2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|
|
╁8 风荷载| 8.1 风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风压 | | 8.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| | 8.3 风荷载体型系数 | | 8.4 顺风向风振和风振系数 | | 8.5 横风向和扭转风振 | | 8.6 阵风系数 |
|
╁9 温度作用| 9.1 一般规定 | | 9.2 基本气温 | | 9.3 均匀温度作用 |
|
╁10 偶然荷载| 10.1 一般规定 | | 10.2 爆 炸 | | 10.3 撞 击 |
|
| 附录A 常用材料和构件的自重 |
| 附录B 消防车活荷载考虑覆土厚度影响的折减系数 |
| 附录C 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确定方法 |
| 附录D 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 |
╁附录E 基本雪压、风压和温度的确定方法| E.1 基本雪压 | | E.2 基本风压 | | E.3 雪压和风速的统计计算 | | E.4 基本气温 | | E.5 全国各城市的雪压、风压和基本气温 | | E.6 全国基本雪压、风压及基本气温分布图 |
|
| ╁附录F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经验公式 |
| 附录G 结构振型系数的近似值 |
╁附录H 横风向及扭转风振的等效风荷载| H.1 圆形截面结构横风向风振等效风荷载 | | H.2 矩形截面结构横风向风振等效风荷载 | | H.3 矩形截面结构扭转风振等效风荷载 |
|
╁附录J 高层建筑顺风向和横风向风振加速度计算| J.1 顺风向风振加速度计算 | | J.2 横风向风振加速度计算 |
|
| 本规范用词说明 |
| 引用标准名录 |